唐 进 院长
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钢琴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西华师范大学、泰国武里南皇家大学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教育部全国(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入库专家,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入库专家、四川省艺术研究院智库专家、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科技城育才计划首批“文化艺术菁英”高层次人才、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首批“文化名家”高层次领军人才。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主持主研国家部委、省级、厅级、市校级基金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著(编)并出版《现代流行音乐风格术语分类解析》《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人文钩沉》《黑白键上的中国风——新编中国钢琴独奏作品集(上、下)》《流行音乐风格与经典作品赏析》《被遗忘的旋律——外国中小型钢琴乐曲50首》《川西藏彝走廊民间传统音乐选点调查与研究》等多部著作和作品集。获四川省“社科成果奖”1项、绵阳市“社科成果奖”4项;获全国、全省音乐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4项;获省、市、校级荣誉称号10余项,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指导教师”表彰6次。
创作钢琴协奏曲、钢琴独奏曲、室内乐、无伴奏合唱作品共7部,创作歌曲40余首。演出足迹遍布国内外多个城市,培养学生20余人考入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意大利及国内高等音乐学府深造。
龚 雪 党总支书记
中共党员,副研究员,高级礼仪培训师。现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主管党建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主研各级科研项目7项,其中主持2项,参编出版教材1部。
先后获得绵阳市“优秀团干”“优秀社团指导老师”“优秀班主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师”“学习强国标兵”等荣誉称号。
辛 颖 副院长
教授、舞者、编导、教育者。本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硕士毕业于纽约大学(全额奖学金)。跨学科艺术创作人,专注于艺术传承与科技创新。现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舞蹈专业创立者;世界著名现代舞团玛莎·葛兰姆舞团(Martha Graham Dance Company)首席舞者;美国《舞蹈杂志》(“Dance Magazine”)封面人物;上海美国领事馆“中美艺术交流大使”;个人艺术基金获得者;多届美国中文电视、中国国家大剧院艺术教育部“艺术讲堂”讲师;上海市教委“中小学舞蹈教育”项目系列课程讲师。
曾客座执教于美国玛莎·葛兰姆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纽约大学、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北河身体剧场及“舞蹈说”。现任玛莎·葛兰姆舞团中国地区代表、舞团艺术总监编导助理及国际大师班教员。
媒体评价:
被《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称为“英雄”;
美国《舞蹈杂志》评价其表演“和她诠释的玛莎角色一样英伟”。
职业经历:
2010年赴美国玛莎·葛兰姆舞蹈学校学习,获全额奖学金;2011年加入玛莎·葛兰姆舞团。主演作品包括:
经典舞剧《春之祭》中“献祭少女”;
《Diversion of Angels》(天使的游戏)中“红色天使”;
《Chronicle》(大事记)女主角;
《Maple Leaf Rag》女主角;
《Errand Into the Maze》(迷宫行)女主角;
葛兰姆代表作独舞《Satyric Festival Song》《Deep Song》(深沉的乐曲);
西班牙编舞家Nacho Duato作品《Depak Ine》独舞者;
希腊编舞家Andonis Foniadakis作品《Echo》中“Echo”一角;
美国国会资助、瑞典编舞家创作的《Woodland》原版主角;
2017年舞蹈剧场作品《我曾经爱过你》(导演AnnieB Parson)中饰演玛莎·葛兰姆本人。
媒体报道与荣誉:
《中国日报》专访称其为“崛起之星”,并被《中国妇女报》《华盛顿邮报》等转载;
中国国家大剧院专访、《中国芭蕾》杂志专访、亚洲文化中心个人专题纪录片;
《时尚芭莎》“舞蹈人物”专栏报道;
世界知名品牌Kate Spade秋季代言人,作品刊登于《Vogue服饰与美容》等国际权威时尚杂志;
与谷歌合作创作3D舞蹈作品《巢》;
美国芭蕾舞剧院(ABT)舞者项目“Co•Lab”特约编导,作品《Almost Ritual》被舞评人形容为“让人想起皮娜·鲍什,但更为温柔”;
独立舞蹈电影《悲歌变奏》编导及编剧;
个人作品《给无名者的信》于玛莎·葛兰姆舞团第99演出季首演,被《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评为“最具吸引力的新作品”;
360°电影艺术装置将于今夏在美国雅各布之枕舞蹈节(Jacob’s Pillow)展出;
最新开发玛莎·葛兰姆智能对话机器人“MarthaBot”,可调用葛兰姆档案并以其口吻交互应答。
刘明辉 副院长
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现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交响乐团团长,分管教学工作。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2005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音乐学专业与俄罗斯联邦车尔尼雪夫斯基国立师范大学西方音乐史专业,文学与艺术教育学双学士学位,获得俄罗斯教育部颁发的优秀毕业生称号并获得优秀毕业证书。
2005年任教于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2007年9月赴俄罗斯联邦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9年7月获得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硕士学位,并以所有科目全部优秀的成绩再次获得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颁发的优秀毕业生称号和优秀毕业证书。2012年-2017年在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于2017年9月21日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
曾在俄罗斯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9篇。主讲《西方音乐史》《音乐欣赏》等课程。
秦海波 副院长
副教授,现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专业带头人,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流行音乐教学与创作工作,具有丰富的艺术实践与人才培养经验。致力于推动流行音乐教育体系化发展,为行业输送新生力量。
艺术成就:
2005年独立创作并推出原创音乐剧《蓝色回忆》;
2007年荣获中国首届流行音乐金钟奖华中赛区(11省)男声组金奖;
2009年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总决赛组合组金奖;
教学成果:
深耕音乐教育领域,秉持因材施教理念,培养出多位活跃于华语乐坛的优秀音乐人,代表性学生包括:
魏晨(代表作《少年游》《登“封”造极》专辑,跨界演员、主持人)
汪小敏(《中国达人秀》年度总冠军,央视春晚歌手)
廖俊涛(《明日之子》全国十强,原创音乐人)
李臣杰 副院长
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在读,本科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师从张琳娜教授、吴静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意大利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师从跨世纪著名男高音歌唱家Angelo Loforese、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室内乐系主任Tiziana Scandaletti大师、维罗纳露天歌剧院歌剧演员Fiorenza Marchiori大师。现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产教合作部副部长,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波兰克拉科夫室内乐歌剧院签约演员,国际经纪人,旅欧青年歌唱演员,意大利国家艺术奖获得者,意大利奥菲欧学院首席执行官,意大利Bussero歌剧院签约演员,意大利米兰国际室内乐大赛评委,意大利Asti省(市)教育中心CAPI学校中国区运营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青年歌唱家学术委员会会员,第22届意大利CHIERI国际大赛的国际评委主席(并且拥有双倍投票权利以及一票否决权),意大利米兰Busserb歌剧院任音乐会艺术总监,意大利曼托瓦PAGANO歌剧院任音乐会演员。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加各类学术课题多项,与意大利MOVIMENTO唱片公司发表个人专辑《IL CIGNO》(天鹅),被全球威尔第音乐基金会意大利威尔第音乐之家的《意大利威尔第之声》刊物报道,多次荣登意大利国家级、省级、市级报社版面,如:意大利第二大国家报社La Stampa等。曾参演歌剧:罗西尼《庄严小弥搏》《最后一位王子》(L"Uitimo Principe),艺术的足迹布满欧洲,如:意大利、波兰、荷兰、瑞士、奥地利等国家。
毛 熙 副院长
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现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分管实践教学、实习实训、产教融合。
先后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厅级专业赛事并获奖,包括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青海赛区一等奖、四川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专业表演组二等奖等。长期从事音乐表演流行演唱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编教材《流行音乐风格与经典作品赏析》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先后参与省厅级、市校级科研项目、教研项目共4项,指导学生先后在国际国内赛事中获奖。
历任音乐舞蹈学院教学科研秘书、办公室主任,有多年教务及教学管理经验,多次荣获学校“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