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创建于2001年。学院秉承学校“启迪学生智慧,培养时代需求人才”办学理念,坚持“立本,务实,创新”校训,以培养有区域特色,服务于地方文化经济发展和建设的应用型音乐舞蹈艺术人才为目标。
学院设有本、专科两个学历层次。包含音乐表演、音乐学和舞蹈表演、舞蹈学四大专业。音乐表演专业下设声乐表演(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流行演唱)和器乐表演(键盘乐、西洋管弦乐、打击乐、民族器乐、现代流行器乐)等方向;音乐学专业下设音乐教育和电子音乐创作与制作方向;舞蹈类专业包括舞蹈表演专业(中国舞、流行街舞、国标舞、现代舞等方向)和舞蹈学专业。目前,音乐舞蹈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5613人),专任教师323人,外聘教师144人,外籍教师18人,辅导员34人。教师队伍中,副高级以上教师140人,硕士学历以上教师234人。
学院人才培养推行“教、学、训、研、产、创”一体化教学体系,注重专业基础知识传授的小课堂与艺术实践“大课堂、大舞台”相结合。学院有交响乐团、民族乐团、合唱团等九个艺术创作与表演实体,实践活动与日常教学相辅相成,是学院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特色。同时,学院把“立德树人”作为学生培养的主旨,坚持全程、全方位育人。
经过20余年的耕耘,音乐舞蹈学院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2008级张明旭(获第13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组一等奖);2008级陈翔(“快乐男声”全国五强,中国知名影视歌艺人);2008级侯俊光(中国影视界青年新秀演员、歌手);2010级陈芮(华人星光大道十强);“小鬼人声乐团”(中国西南地区知名阿卡贝拉乐团)。近三年,学院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447人。另外,还有一大批学生考入国内外高等音乐学府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
音乐舞蹈学院教学、科研氛围浓厚。学院长期聘请国内外音乐家、教育家举办讲座和大师班,聘有多位客座专家、名师为学院青年教师和学生授课。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音乐舞蹈艺术领域的学术讲座、论坛,并多次率团与其他高校进行交流和学习。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和科研工作,通过多年的教学科研耕耘,学院教师先后主持、主研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四川省“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音乐研究中心”“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藏羌彝走廊民族音乐研究中心”、绵阳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校级教学科研项目等省部级、省厅级、市校级课题达200多项,相关学术成果丰硕。学院教师还积极创作音乐、舞蹈艺术作品,作品项目立项“四川艺术基金”4项、“沙汀文学艺术基金”4项。近年来,学院教科研水平和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影响力持续增强,有多位教师在国际、国家、省级比赛中获奖。学院教师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绵阳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成果奖”、校级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奖多项,多人获四川省民办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市级“优秀教师”、市区级“文化艺术领军人才”。
学院在服务地方、文化润边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学院教师、学生常年活跃在绵阳市科博会、绵阳市新年音乐会、梓潼县新年音乐会、盐亭县春晚等舞台,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学院还多次组织师生前往凉山州、甘孜州等地开展文化润边活动,并与当地文艺工作者一起演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