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中(教授/国家一级演员)
声乐教育家,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校长助理,音乐舞蹈学院迎评促建领导小组组长,巴蜀石窟乐舞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导,西部民族音乐研究院院长,嗓音研究中心主任,菲律宾永恒大学讲座教授、博导,美国麦克纳利史密斯音乐学院荣誉教授。曾任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现任教育部学位中心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专家,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委,中欧(意大利)国际音乐文化交流使者;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全国总决赛评委,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评委,“五个一工程奖”和“敦煌文艺奖”评委。
在人民大会堂参加首届原生态民歌盛典新闻发布会并担任演唱,在中南海怀仁堂参加庆祝建党73周年大型歌舞晚会演唱,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发行《西北汉子》、《情牵西部铸歌魂》、《遥远的拜年》等CD、DVD个人演唱专辑。主持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裕固族民歌表演人才培养》项目。获中国广电部“第九届全国广播新歌”国家最高政府奖•金奖;其创作的作品《放歌新丝路》荣获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曾出访美国、意大利和德国等20余国家、地区的国际艺术节演出。被《中国音乐家辞典》和美国《世界名人大辞典》等收录。多年来为部队,高校和地方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蒙小燕(教授)
教授,原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会长;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美育成果编审委员会成员(全国美育成果编审委员会第九届舞蹈专业主任);中国保利艺术教育特聘专家顾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等。
先后主持多项科研课题,如:2004年北京市外专局《俄罗斯芭蕾舞表演艺术》项目《俄罗斯芭蕾舞课堂示例》、2003年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芭蕾舞教学法》、2013年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民族民间舞课程体系深化内涵改革的探索与研究》、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交流多元途经研究》项⽬、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与法国鲁昂国立音乐戏剧舞蹈学院学术交流项目《同一片蓝天下——舞蹈创作与教学研讨》;
曾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及课程教材,学术专著:《俄罗斯芭蕾舞课堂示例》2003年11年北京华文出版社出版、《芭蕾舞教学法》2006年6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课程教材:2017—2018北京市“高参小”项目《小学民族舞蹈课程教材》,主编、200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项目《东方风韵》——少数民族舞蹈教材副主编、《基本功课程教材》(音像)2002年11年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出版、《小学民族舞蹈课程教材》2019.4⽉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出版、《锦绣花园—民族舞蹈素质课程教材》2019.6北京友鹏至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等;
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如:《高等民族舞蹈专业教育的探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4;《关于培养高等民族舞蹈专业人才教育问题的探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3;《基本功技术技巧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训练思路——舞蹈基本功教学科学化的核心问题》;《对本科舞蹈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思考》;《谈舞蹈教学法的重要性》舞蹈- 2006.6《民族舞蹈人才培养与专业课程深化内涵式发展的思考》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6.1等多篇。
1996年荣获中央民族大学中青年优秀教师培养基金优秀教学奖;1997年荣获中央民族大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0年、2003年分别荣获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六、第七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园丁奖”;2004年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北京市精品教材项目《东方风韵》——少数民族舞蹈教材)。《俄罗斯芭蕾舞课堂⽰例》2004年荣获中央民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5年荣获中央民族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8月荣获⽂华艺术院校——第十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园丁奖”两项;2015年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民族民间舞课程体系深化内涵改革的探索与研究》荣获中央民族大学科研项目结项优秀奖;2016年8月入围第十一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指导教师;2016年8月第八届华北五省市(区)舞蹈大赛《大漠红柳》荣获表演一等奖指导教师奖;《同心结》2017年荣获北京市大学生舞蹈节金奖指导教师奖;《阿嘎人》2017年荣获北京市大学生舞蹈节金奖;2018年荣获教育部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展演活动艺术表演一等奖指导教师等。
辛颖(教授 著名舞者)
教授,舞者,编导,教育者,现任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世界著名现代舞团Martha Graham 舞团首席舞者。美国舞蹈杂志封面人物。上海美国领事馆文化中美艺术交流大使,个人艺术基金获得者,多届美国中文电视国家大剧院艺术教育部艺术讲堂讲师,上海市教委“中小学舞蹈教育”项目系列课程讲师,曾客座授教于美国玛莎葛兰姆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北河身体剧场,舞蹈说。Martha Graham 舞团中国地区负责与联系人,舞团国际大师班教员。
2010年赴美国Martha Graham 舞蹈学校学习,全额奖学金获得者,2011年加入Martha Graham 舞团。在经典作品“Diversion of Angels/天使的游戏"中扮演红色天使,“Chronicle/大事记”中女主角,“Maple leaf Rag" 中女主角, “Errand Into the Maze/迷宫行”中女主角 Graham代表作独舞作品“Satyric Festival Song”“Deep Song/深沉的乐曲" 独舞,著名西班牙编舞家Nacho Duato为舞团创作的“Depak Ine”中独舞者,希腊编舞家Andonis Foniadakis 为舞团创作的“Echo” 中的Echo。由美国国会出资制作,瑞典编舞家编创的“woodland”中被选为原版主角。在2017年由著名舞蹈剧场艺术家Annie B Parson为舞团量身打造的“我曾经爱过你”中扮演主角玛莎葛兰姆本人。中国日报报道她的专访,称她为崛起之星,并由中国妇女报、华盛顿邮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转登。纽约时报多次专访,美国舞蹈杂志专访,美国舞蹈教师杂志专访,洛杉矶时报,美国舞蹈杂志,美国舞蹈项目等等多家媒体都给予她极大的关注。中国国家大剧院专访,中国芭蕾杂志专访,亚洲文化中心辛颖专题纪录片。演出了世界知名品牌Kate Spade秋季代言,照片刊登于世界权威时尚杂志《Vouge服饰与美容》等世界知名杂志。美国著名健康品牌GNC 2013 年广告。黑莓手机2015年“Portraits of Privacy”专访。"New York Dance Project" 个人专访,Spirit & Flesh 杂志专访,美国“Bust” 时尚杂志“天人般的身体” Martha Graham 舞团。美国中文电视台主办的“美国青少年才艺秀” 舞蹈组评委。2015年在国家大剧院秋季演出季首演的舞剧“圆梦”中担任女主角。与谷歌合作创作3D画笔舞蹈作品“巢”,美国芭蕾舞蹈剧院舞者项目Co•lab特约编导,作品“Almost Ritual” 被舞评形容让人想了皮娜,但是更温柔的皮娜。独立舞蹈电影“悲歌变奏” “2918”编导及故事编创。
马华(教授 旅意歌唱家)
教授,中央歌剧院旅意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现任音乐舞蹈学院名誉院长。
198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从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美玉教授,男中音歌唱家,著名声乐教育家黎信昌教授。1991年毕业进入中央歌剧院工作。1997年公派去意大利米兰音乐学院留学,2002年五年留学期满回国。归国后一直从事声乐研究及教学工作,教授意大利传统的美声观念和科学的歌唱方法,使其合理的运用融入到中国声乐作品演唱中。教学因人施教,主张语言贴切,使声音还原自然。尤其在解决歌唱者演唱高音的这个难题上,有其独特的见解和方法。十多年来,成功培养出大量声乐人才,并输送众多优秀学生出国深造。每年都有考生考入国外著名音乐学府。意大利的威尔第音乐学院、帕尔马音乐学院、费拉拉音乐学院、罗马音乐学院、法国国立高等师范大学、德国、波兰等30多所名校都有其培养出来的优秀考生。另外还有更多国内音乐院校青年教师、艺术团体的专业演员等学生相继在国内外国际大赛中获得大奖。其本人也被邀请担任意大利贝利尼国际声乐大赛、韩国春川国际声乐大赛、香港国际声乐大赛,雷纳托.布鲁松国际声乐大,台湾英皇国际声乐比赛等国际重大赛事评委。
潜心数十年钻研,曾在2010年应哈尔滨市政府邀请参加《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并成功举办《马华学生专场音乐会》,受到黑龙江省报的高度评价。长期受邀在中国山东,甘肃,海南,东北等多所艺术类大学、音乐学院及辽宁省歌舞剧院讲学,任客座教授,得到业内高度评价和认可。
多年来先后排演了莫扎特《魔笛》,普契尼的《绣花女》《图兰朵》《蝴蝶夫人》,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弄臣》,前苏联歌剧《青年近卫军》,中国歌剧《马可 波罗》《草原之歌》,并多次担任大型音乐会独唱,领唱。
1998年--2002年期间获得欧洲,亚洲多个比赛奖项;
1998年"ENRICO CARUSO"卡鲁索国际声乐比赛特别奖;
1998年“GIUSEPP MORELLI”莫莱丽国际声乐比赛特别奖;
1999年"GIACOM PUCCINI'普契尼国际声乐比赛--获得有质量,美好声音奖杯;
1999年"SANRENO"圣莱诺国际声乐比赛第三名;
1999年“SANREMO"圣莱莫国际声乐比赛(意大利唯一上星的国际声乐大赛)获第五名;
2000年”PROVENCIA LECCO“意大利青年联欢节--国际声乐比赛获得第四名;
2001年”CITTA DI RACCONIGI"皇家声乐比赛获得第三名;
2002年“RE SE-JONG"韩国国王杯国际声乐比赛获第二名;
2002年在台湾举办的亚洲青年歌唱家比赛中获得第三名。
艾明(副教授)
副教授,四川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意大利维罗纳国际合唱比赛评委,2017、2018、2019连续3年受邀赴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讲学活动并在芝加哥音乐厅举办音乐会,2020年7月20日受邀赴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
主要代表性教学科研成果:
担任省级课题两项,分别为:《中国合唱训练体系研究》、《合唱专业学科建设研究》。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两项,分别为:合唱室内乐作品《名垂宇宙》和国乐室内乐作品《独克宗》。主要发表学术论文和出版的作品集:《中国合唱训练体系研究》、《论音乐的多维解构性》、《宫调十二音移位音阶理论探讨》、《合唱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研究》、2018年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个人作品集《龢龠集.中国古诗词合唱作品选》。主要获奖情况:合唱作品《羊角花开》获得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作品优秀奖(排名4);《彝歌》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合唱节优秀新作品奖(排名3);2011年获意大利加尔达国际合唱节混声合唱组金奖;
何丽君(教授)
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先后师从秦莉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郭淑珍教授。
2001—2003年在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班继续跟随郭淑珍、张慧琴教授学习声乐表演。2007年11月在兰州举办《那就是我》个人独唱音乐会,2008年荣获39届意大利“贝利尼”国际音乐(声乐)比赛中国选拔赛二等奖,2011年获第二届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全国声乐比赛“优秀辅导教师奖”。 2017年12月获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2018年7月获中欧(西班牙)国际艺术节声乐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裕固族民歌表演人才培养》项目第一人主研,主持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重点项目:《女性主义与中国传统民歌》。四川师范大学嗓音研究中心主研及巴蜀石窟乐舞艺术研究院主研。近年来在《甘肃社会科学》北大中文核心(CSSCI)期刊、《四川戏剧》北大中文核心(CSSCI)期刊、《音乐创作》全国音乐类核心期刊、《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综述文章20余篇。曾与郭淑珍教授、金湘教授共同担任福建东南台“银河之星”打擂台评委。
任芳(副教授)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特聘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四川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教师,从事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中国古典舞身韵、袖舞教学。从事舞蹈教学工作多年,获得大量奖项,近年来主要的有:2004—2006年获院优秀教师;2005年获省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三等奖;2000年创作群舞《傈僳狂》获四川省舞蹈大赛二等奖;2005年论文《舞蹈之道》获全国舞蹈教育研讨会优秀论文。并且在2006年,与李炜副教授共同撰写的《中国现代、当代舞蹈发展概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学法》两部专著,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正式发行。
所编书籍:
著有《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学法》、《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材教学法》等
所写论文:
曾发表《对现代流行舞蹈的思考》等多篇学术论文;
创作作品:
作有独舞《喜妞》、群舞《僳僳狂》、三人舞《感情色彩》,组舞《黄河随想》等作品。获得省级各级奖项。
李炜(教授)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特聘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原四川音乐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原四川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从事舞蹈工作多年,在任院长期间,积极主持舞蹈学院工作,使舞蹈学院在舞蹈创作、表演、论文发表、论文参加部、省级学术会议交流、教材建设、专著出版、科研课题立项与完成、实验性课程建设与探索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的成绩。在从事舞蹈工作期间,获得了大量的奖项,主要有:2004—2006年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05年省政府颁发“教学成果三等奖”;2003年论文获第七届桃李杯优秀论文奖;2005年论文《舞蹈之道》获全国舞蹈教育研讨会优秀论文,并且在2006年,与任芳副教授共同撰写的《中国现代、当代舞蹈发展概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学法》等五部专著,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正式发行。
所编书籍:
著有《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学法》、《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材教学法》、《中国现当代舞蹈发展概论》、《舞蹈文化》、《舞蹈毕业论文写作基础》等
所写论文:
曾发表过《中国古代宫廷舞蹈衰落原因初探》等多篇学术论文
创作作品:
曾创作小舞剧《项羽之死》、组舞《纳西人》等多部作品,多次获得省级各项奖励。
杰哈德.卡里 GERHARD KAHRY
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毕业于维也纳音乐学院,意大利米兰音乐学院,师从于蒂诺.帕蒂拉,亚历山大.克罗教授,马克斯.洛伦兹等。1966年成为维也纳民族歌剧院的首席抒情男高音,并在奥本豪森,萨尔布吕肯,因斯布鲁克等地担任客座男高音。1972年获得瑞士日内瓦国际声乐大赛金奖。1980年担任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声乐系主任,1986年-1990年担任独唱与音乐表演系主任,在日本、波兰、芬兰、韩国举办大师班(1992年与著名男高音朱塞佩. 迪.斯苔芬诺在意大利一起举办大师班)。1996年担任芬兰赫尔辛基国家歌剧院的声乐指导。2002年起,担任维也纳音乐与艺术表演大学的声乐,音乐剧导演,表演艺术,电影电视研究院的院长。2006年担任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声乐指导;在意大利和中国开设大师班,在韩国首尔开设大师班,主讲《费加罗的婚礼》。2007年担任波兰华沙国际声乐比赛的评委和瑞士日内瓦国际声乐比赛的评委。